前兩天是畢業(yè)季,小森和室友出去擼串。吃飯時室友A吐槽他女朋友差點因為一款手游和他分手。私底下,小森特地去玩了那款手游,然后也沉迷了。
這款游戲在手游圈里取得了很不錯的成績。游戲叫做《球球大作戰(zhàn)》,游戲玩法雖簡單但極其有趣。但其實這款游戲也傳承了國產手游的精髓,抄襲加免費游戲和坑爹內購。
這類游戲的玩法其實很早就出現(xiàn)了,最早的游戲小森是查不到了,但其中最出名的應該算是《大魚吃小魚》。小森還是很小的時候,在姨媽家的大屁股電腦上第一次接觸到這款游戲,玩的是廢寢忘食。
時間過了十多年了,這類游戲也演變出多種玩法。現(xiàn)在最為出名的應該就是國產手游《球球大戰(zhàn)》了,游戲品質確實算優(yōu)秀,原畫也很可愛,吸引了很多妹子,而且游戲中加入了實時語音功能方便大家交流,但游戲開發(fā)商也估計沒料到一點,實時的語音功能也讓這游戲里的NMB滿天飛。
其實呢,這款國產手游就是抄襲國外一款名叫《agar.io》的網頁游戲。小森也去玩了這款頁游,整個游戲的界面顯得更為簡潔,物理引擎也然游戲體驗很不錯,但因為天朝的網絡環(huán)境,不掛代理就還是棄了吧。
13年時有一款叫《osmos》游戲獲得年度最佳游戲提名,但也不知道為什么沒能在國內火起來。玩家們在游戲中控制一顆星球來不斷吞噬周圍的小行星來壯大自己,同樣的玩家也應該避免被更大的星球吞噬??赡苁菃螜C手游的原因,在連續(xù)玩上一段時間后,便覺得游戲無聊了,但沒玩過的小伙伴還是可以嘗試一下該款游戲的。
當然有很多游戲是借鑒這類游戲玩法的基礎上加入了很多創(chuàng)新?!秙lither.io》就是一款創(chuàng)新十足的大作戰(zhàn)游戲。本以為是普通的貪吃蛇,碰到自己的尾巴就game over的游戲。結果是要處心積慮的纏別人直到別人死去。變得很大很粗的時候要尤其小心那些米粒兒般的小蛇,時刻保持”總有刁民想害朕“的覺悟才能順利生存。
其實這類游戲還是有很多,都是借鑒了游戲中的核心玩法,但每款游戲都有自己獨到的創(chuàng)新點,如《WILDS.io》和《Diep.io》。雖然都是大魚吃小魚的游戲原理,但每款游戲都會讓你有不一樣的游戲體驗。說到這些,想必很多人都會說這不就是游戲抄襲么?小森的答案是不是,游戲抄襲和借鑒雖然讓人很難分辨,但兩者的區(qū)別還是十分明顯的。
在幾個主流的游戲類型創(chuàng)立之后,你會發(fā)現(xiàn)幾乎每一款游戲的玩法都有參照的原型。在游戲創(chuàng)造這個領域,這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喜歡玩手機游戲朋友肯定聽過一款叫《紀念碑谷》的解密游戲。游戲通過探索隱藏小路、發(fā)現(xiàn)視力錯覺以及擊敗神秘的烏鴉人來幫助沉默公主艾達走出紀念碑迷陣。游戲在手游圈內評價極高,但大多數(shù)人不知道的是該游戲在玩法和風格上借鑒了《無限回廊》里很多經典元素。
再說前幾年大家天天都會玩的《憤怒的小鳥》,其實這款游戲也是借鑒一款名叫《粉碎城堡》的flash游戲。不過游戲廠商是在借鑒游戲玩法后重新開發(fā)出一款新游戲,而且《憤怒的小鳥》的游戲性上也要比原作要好的多。
在之前玩家爭論最多的就是英雄聯(lián)盟和DOTA的抄襲問題。很多玩家剛看到英雄聯(lián)盟,就覺得其游戲玩法和DOTA類似,便說其抄襲。非也,英雄聯(lián)盟只是借鑒了DOTA的核心玩法而開發(fā)出的新游戲,這根本算不上抄襲。而什么叫做抄襲呢,一款名叫《超神戰(zhàn)隊》的手游才是徹徹底底的抄襲。
不單是手游領域,就包括掌機和主機平臺都可以看到相似的例子。日系RPG的鼻祖《勇者斗惡龍》是在傳入日本的歐美三大RPG之一的《巫術》的影響下誕生的;《魂斗羅》成功之后,財寶做了《火槍英雄》也大獲成功;《魔獸爭霸》脫胎于RTS鼻祖的《Dune II》;《植物大戰(zhàn)僵尸》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融合了塔防、《Tapper》等很多游戲和電影中的優(yōu)秀元素。
在國際上,法律只保護因某種玩法而成功的游戲商標權,以及自行申請的游戲內專有名稱、音樂音效、代碼腳本等版權,但是對于游戲所開創(chuàng)的類型玩法,無法列入保護范圍。實際上也正因為此,才有了今天百花齊放、類型豐富且日漸完善的游戲市場。
反而呢,這種有助于游戲市場發(fā)展的方式來到了國內缺變了味。所有的東西直接照搬,圖照著秒,系統(tǒng)UI直接復制,這是抄襲,說白了游戲廠商根本沒用多少腦,做的只是一個拷貝的工作!然而我們國內游戲制作人還是會厚著臉皮告訴媒體:“我們是借鑒了某款游戲,我們是認真良心的為玩家做游戲。”對此小森只是說一句:“滾粗!”
前一段時間暴雪的守望屁股讓大家玩的不亦樂乎。然而像小森這樣的窮逼還沒有攢出閑錢去買屁股的時候,上個月國內某不要臉開發(fā)商放出了《泰坦傳奇》的試玩視頻。小森看了游戲試玩視頻只能說這確定不是守望屁股?不但人物技能設定相似,就連游戲人物和地圖都和守望屁股基本一樣。
這款抄襲游戲在游戲圈也掀起了不小的波浪,很多游戲媒體也找到了游戲制作人進行了采訪。本以為制作人會在譴責的風潮中有所收斂,但該制作人竟然向媒體表示他們只是借鑒了暴雪的游戲,并且向玩家表示會負責任的保證——《泰坦》必將以優(yōu)秀的品質、公平的競技性、創(chuàng)新的設計與玩家見面。如果這款游戲真的火了,小森只能表示中國不是游戲市場畸形,中國都不配說自己有游戲市場,而完全是一個游戲抄襲的劣質加工廠。
我們并不排斥游戲中的借鑒,游戲發(fā)展的過程就需要不斷地借鑒和學習。但國內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很多游戲上你看不到開發(fā)者自身的思考,完全是對成功游戲的像素級復刻或大雜燴式的拼湊,自己甚至都不知道為什么要有某些功能就盲目地加上很多“為了有而有”“別人有我也要有”的功能,最終出來的東西畫虎不成反類犬,徒為眾人笑柄。
成功的游戲人人都會鉆研,成功的游戲都會被借鑒模仿,但偶然的成功也不意味著今后都能成功,無論個人還是團隊,只有對游戲和玩家有敬畏之心,真正把游戲理念變成自己的,才有可能持續(xù)成功吧。
?-THE END-